“建设覆盖面不全”“运营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建设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近期,东坡区政协在对助老餐厅进行专题调研时,发现助老餐厅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堵点、难点和痛点。
东坡区人口90.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20.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2.3%,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暖心大事”。如何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让助老餐厅在人口老龄化浪潮下,为老年人办好“食”事?今年以来,区政协深入东坡区、洪雅县、青神县等多地就助老餐厅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通过座谈交流,梳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从整体来看,部分助老餐厅服务项目较为单一,自身造血功能较弱,且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较为困难。”针对助老餐厅发展道路上的挑战,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徐炳文认为,应鼓励助老餐厅运营方拓展更多人性化、精准化服务,并积极解读上级政策,制定落实方案,明确落实时限,进一步打通优惠政策通道。
针对助老餐厅运营成本高的问题,来自区政协“有事来协商·东坡事大家议”社会事业口人才库的苏祠街道桂香街社区党委书记时学祥认为,可推进市场化运行,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思路,重点打造“助老餐厅+老人居家保洁+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培训”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养老助餐可持续发展。
食品安全是餐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黄欣表示,全区助老餐厅普遍存在面积不够、三防设施不全、店招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应加强补贴投入、日常监管以及从业人员培训等工作。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还发现,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建设重心主要放在城市社区,农村助老餐厅建设推进较缓慢。
经多轮座谈交流,调研组一致认为,助老餐厅应围绕“全、 广、活、高”四个字下功夫,在服务范围上要做到一个“全”,服务对象上要力求一个“广”,运营模式上要体现一个“活”,服务水平上要追求一个“高”,下足绣花功夫,让老人在一碗一筷一餐中尽享幸福晚年“食”光。(李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