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仁寿县政协十一届第十六次常委会会议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开展“一府两院”半年工作情况会议协商,开展“县域流域生态治理”专题议政协商。县政协主席何文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把握大势、融入大局,持续增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领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奋力推动省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聚焦中心任务、提升工作质效。坚定推进“制造强县”首位战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聚焦“推进创新赋能”“加快智改数转”“壮大产业集群”“建设数字园区”等领域,扎实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仁寿”专项行动和“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精准选题、深入调研,充分协商、务实建言,为推动仁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积极宣传宣讲、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界别联络组、委员工作室等履职平台作用,通过“书香政协·仁人阅读”“小微协商·仁人同心”等活动开展宣传宣讲,引导广大委员和各界别人士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省委市委县委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汇聚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构建县域流域生态保护新格局。要加强履职尽责,形成治理合力。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制度机制,压紧压实部门责任,推动多方协同巡查监管,汇聚合力推进治河护河工作。要加强源头管控,严治污染入河。把准流域治理关键点,进一步强化生活污水治理、水产养殖尾水管控、减控化肥农药量等管控措施,持续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升级和污水处理智能化建设,系统施策,精准用力,从源头处降低污染物量。要加强资金统筹,完善水源地建设。持续推进河湖岸生态治理,构建堤岸“绿色海绵”,构筑亲水景观河道,进一步增强流域生态蓄水保水能力。要探索发展模式,构建治理新格局。不断探索流域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发生态、业态、文态融合发展路径,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李维峰,县法院院长冷晶、县检察院检察长樊正祥,以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财政、规自、住建、水利等县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到会参加协商。5名县政协委员就池塘水产养殖尾水管理、乡镇污水处理厂(站)规范运营、河长制工作责任落实、规划实施冬囤水田工程等问题作了议政发言,县级相关部门作了回应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