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政协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协新闻 -> 正文

11省18市(县)政协齐聚眉山协商协作传承发展东坡文化

发布日期:2023-11-10 16:21:59  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点击量: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颠沛流离,一路吟啸徐行。从故乡眉山,到“问汝平生功业”的黄州、惠州、儋州,从诗词到音乐,再到美食……他一生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的18市(县),每到一处,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穿越近千年历史烟云,东坡文化流传至今,枝繁叶茂,熠熠生辉。11月8日至10日,东坡遗址遗迹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在眉山举行。千年之前,大文豪苏东坡从眉山走出,从此中国的文化史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千年之后,他所热爱的18个城市齐聚眉山。会议考察阶段,与会人员走过他的出生地与家族墓地,俯仰之间,一种情谊愈加深厚,一种共识渐渐形成。

                     (小标题一)守住东坡文化千年根脉

  寻迹东坡,三苏祠是起点。这座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在元代改宅为祠,经过历年添修,现占地百余亩,是蜀中久负盛名的名人祠堂和古典园林。

  红墙环绕,绿树葱郁,三苏祠是眉山的城市文化名片。祠堂建在三面环水的一座半岛上,坐北朝南,在一中轴线上组成三进四合院。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足迹,与会人员漫步在三面环水的悠悠古祠中,驻足在意味深长的匾额楹联前,探寻三苏文化千年根脉。

“苏东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高尚人格,百折不挠的人生,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历程中的精神写照。”广东省惠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金华说。虽然第一次来三苏祠,但他感觉到十分亲切,“苏东坡是天生的乐天派,这是他身上十分宝贵的精神品质。走进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感受苏家教子育人、家风家教,让人对东坡的乐观、豁达、豪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祠前厅门枋上的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三苏父子,尤其是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卓越的文学成就。

“东坡文化是宝贵的财富。”黄冈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洪再林说,黄州给与了苏东坡足够的文化营养,苏东坡也反馈给了黄州足够的文化资源。作为东坡文化的重要产生地,黄冈希望与四川眉山、广东惠州、海南儋州等东坡遗址遗迹地城市一道,不断深化对东坡文化的研究阐释,努力让东坡文化印记更为鲜活、更加生动。

  青砖黛瓦、碑帖刻文、文物文献,三苏祠内镌刻着悠悠历史,历经千载,所孕育的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也早已成为四川、成为眉山的文化标识和宝贵财富。

“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耀眼的明珠,传承发展好东坡文化,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眉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马湘君说。

  去年以来,眉山市政协多次组织委员走进三苏纪念馆、三苏祠、中岩寺、唤鱼公园等东坡遗址遗迹处,开展提案督办调研。去年10月起,眉山市政协开展“雪泥鸿爪寻东坡”系列调研考察学习,先后前往11省18市(县),吸收借鉴各地传承弘扬东坡文化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交流学习、相互促进、联合弘扬的良好格局。

  举办此次会议,也是发挥政协优势,就助力东坡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进行协商交流,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政协力量。

                   (小标题二)聚众智从“一滴水”里见光芒

  寻迹东坡,“短松冈”是归途。“短松冈”俗称“苏坟山”,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名字是“苏洵家族墓地”,当地人还是习惯沿袭老乡苏东坡的叫法。

  短松冈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南北各有一岭向西伸展,拥山脚一湖入怀。湖心凿井一口,上建有亭,高悬一匾,书“老翁亭”三个大字。

  墓园里有苏洵程夫人合葬墓、王弗墓,还有后人希望苏轼、苏辙落叶归根而为他们建的衣冠冢。

  苏家墓地,鲜花常新,绿树长青,海内外“苏迷”及苏家后人每年来到这里,献上鲜花,拜祭先贤,吟诵那首“千古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首词苏东坡创作于山东密州(今山东诸城),在这里,他还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春未老》等千古名篇。“来到‘短松冈’,更能体会苏轼心中的悲怆。”山东省诸城市政协专委会工作四室主任万军说。

  菊花静静地盛开,墓地前,人们自发地拿起一束白(黄)菊,在三苏墓前鞠躬行礼……“眉山孕育了“‘三苏’,‘三苏’从眉山走出。中国古人讲究‘落叶归根’,虽然苏轼、苏辙辗转流离,最终也没能回到故乡,但正如苏东坡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他对‘故乡’最好的注解。”耳边传来讲解员动人的解说,众人眼含热泪。此刻,大家虽然来自各地,但以“东坡”为纽带,所有人深深共鸣。人间真挚之情,都融进东坡诗文佳句。

  在眉山,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位于彭山区的明末古战场遗址,感受独具特色的沉银文化。考察中,许多与会人员也提到,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风骨、靓丽的名片,全面系统梳理研究地域文化,重新审视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保护利用,建立文化联盟,突出文化特色,夯实文化基础,都值得实践。

  行动,已在路上。18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城市,因为苏东坡的足迹联在了一起,轮流举行纪念苏东坡的活动。本次东坡遗址遗迹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上,11省18市(县)还将发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传承发展东坡文化——东坡遗址遗迹地政协眉山倡议书》,并围绕传承发展东坡文化开展交流协商。

  一份倡议,一次见证,一种共识。东坡文化,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眉山市委员会 地址:四川眉山市政中心 邮编:620010
蜀ICP备07503632号-1  电话:028-38168938 38168935 邮箱:szxyjs2007@126.com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4秒